如果说张江科技城是上海21世纪最雄心勃勃的高智产业规划,那么距离张江园区仅2公里之遥的唐镇,出现一座复合化的全新商业集群,就显得特别令人期待。
从SPARK(思邦建筑事务所)四年前刚刚接触这个项目的那一刻起,设计的价值就开始发挥作用。正如思邦合伙人Stephen Pimbley所言,“我们每一个商业设计都是在激活城市空间”。在对场地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,建筑师通过对零售,影院,餐饮以及办公等业态的有机复合,让设计创意带来积极的引力,与阳光城集团共同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标志性场所。
交通是任何商业设施设计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。如果城市是一颗大树,交通就是输送养分的枝干。如何让某个区域的枝叶生长得更加茂密?TOD通过公共交通来引导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,回归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集约发展模式,是落实城市精明增长最重要的技术手段。
上海地铁2号线将浦东国际机场、张江科技园区与上海都市中心串联起来,阳光天地恰如这条动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,牵引着区域活力的不断提升。项目用地被四条主要城市道路围绕: 东至齐爱路, 南至高科东路北侧10 米绿线,西至曹家沟东侧绿线,北至规划银樽路。地铁2号线可通过唐镇站直接到达商场内部,8条公交线路在此经过,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。
城市设计上的最大难点,在于原场地内建筑配合二号线唐镇站的施工,地铁南块以及北块紧邻地铁23 米部分已于2008 年施工至首层标高。考虑到尽可能不影响基地基地南侧已建地铁工程的结构体系,思邦将3 层的4#楼商业中心规划在基地南端,而在西南端滨水位置布置了5#6#7#楼三栋小型办公,考虑到日照通风以及城市天际线等综合因素,设计将1-2#高层建筑布置在基地北侧。较为独特的3#办公楼则布置在基地的东北角,形成该地区的城市地标。
TOD的设计加强了场地与城市的联系,同时提供了穿越场地的新的路径。在上海唐镇阳光天地,建筑师通过一系列相互串联的庭院和广场空间的营造,创造了联系场地东南侧广场和北侧入口的商业动线,同时串联起场地南部的商场和北侧的办公空间。思邦的设计理念意在增强地铁通行乘客体验的多样性。空中连廊与下沉庭院加强了建筑与公共交通的连接,通过行走中不同视角的切换和营造,创造场地中清晰而丰富的路径。
项目的另一个体验要素在于营造开放而富有趣味的城市界面:建筑的布局与折叠的动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关系,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去,都有起伏有致的观感。利用商业立面而配置的超大尺度液晶屏成为都市信息传递的公告牌,结合与城市“共享”的入口广场,为八方来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休憩集聚地。
作为唐镇国际社区首个商业项目,上海唐镇阳光天地为张江科技城注入新鲜的商业引擎,其落成对于缓解周边紧张的消费供求关系具备极大的促进作用。思邦事务所将商业空间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的国际化设计,意在加强唐镇区域中心与陆家嘴CBD、张江科技城、浦东国际机场紧密而便捷的联系,为新一代上海工作和定居人士带来开放而高效的空间体验。
Credits:
项目名称:上海唐镇阳光天地
项目地点: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东路777号
开发单位: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:SPARK思邦
项目总负责:Stephen Pimbley + Lim Wenhui
项目经理:Jason Yeah
建筑施工图设计: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
设计时间:2014-2016年
竣工开业:2017年
用地面积:约56,000平方米
地上总建筑面积:262,290平方米(其中办公:112,200平方米,商业:28,000平方米)
地下总建筑面积:115,000平方米
容积率:2.5
建筑密度:40%
绿地率:30%
建筑高度:102米
机动车位:约1496辆